法医临床是否能鉴定医疗事故?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法医临床是否能鉴定医疗事故?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3-04-20

 
270806
导读:法医临床是不鉴定医疗事故的。在我国的医疗事故的程序处理中,我国的医疗纠纷涉及的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是否要追究当事人和医疗机构的有关责任,给医疗纠纷的受害者以法律救济,还须依赖于对医疗纠纷的定性和其他具体情节。

法医鉴定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的重要性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在司法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可能会否定当前的医疗事故鉴定体制,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是因为我们进行的是对我国现行司法鉴定管理制度的重大调整,旨在使司法鉴定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司法活动。

非诉讼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适用性

首先,医疗纠纷涉及到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对于是否要追究当事人和医疗机构的相关责任,以及给予医疗纠纷受害者法律救济,都需要依赖于对医疗纠纷的定性和其他具体情节的鉴定。因此,鉴定在纠纷的定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医疗纠纷的定性可以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认定、卫生行政部门的认定以及医学会组织鉴定来实现。

然而,目前来看,前两种认定医疗事故的途径在实践中使用较少,医疗纠纷的定性主要通过医学会组织的专家鉴定来完成。由于医疗纠纷大多属于民事纠纷,主要通过医患双方协商解决而非诉讼途径,因此医疗事故鉴定的规定并不具有强制力。换句话说,通过非诉讼途径解决医疗纠纷争议所涉及的医疗事故鉴定,不适用相关规定。

医疗诉讼中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其次,医疗诉讼中涉及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受影响较小。司法鉴定包括法医类鉴定、物证类鉴定、声像资料类鉴定和其他类鉴定。从事这些鉴定活动的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登记、名册编制和公告后才能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医疗纠纷的定性涉及人身损害的内容,医学会及其专家库未经过登记、名册编制和公告等法定程序,因此无权组织和进行鉴定。然而,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0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有争议的人身伤害医学鉴定或精神病医学鉴定,应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此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也对医疗事故鉴定的组织形式、鉴定人员选任、鉴定程序、鉴定方法以及鉴定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定。因此,医疗事故鉴定仍然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各级医学会仍然可以接受各方的委托,受理并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卫生行政部门的角色

卫生行政部门在处理医疗事故时,应将最终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作为处理依据。上述法规和规章是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依据,它们将鉴定结论定性为事故处理的依据,因此再次鉴定结论的效力高于首次鉴定结论。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鉴定和司法鉴定的区别
  2. 原告刘某主张医疗事故责任
  3. 医疗过失鉴定
  4. 医疗事故中法律援助如何申请
  5. 医疗事故鉴定机构及其选择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书
  2.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
  3. 定点医疗机构申请书撰写要求
  4. 医疗事故鉴定的原则
  5. 医疗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6.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一年还是三年
  7. 医疗纠纷怎么调解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