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中对违约的约定是否有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劳动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劳动合同中对违约的约定是否有效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06-30

 
270449
导读:劳动合同中关于违约的约定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就有效,法律规定,对员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且提供专项培训费的,可以约定服务期,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及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可以约定竞业限制和保密义务条款,违反相关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

一、劳动合同中对违约的约定是否有效?

劳动合同中对违约的约定符合法律规定就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 【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二、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六条 【劳动合同的无效】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由此可见,劳动合同中并不是绝对不能约定违约金,但是除了以上两种情形之外,在劳动合同当中是不能约定违约金的,类似于只要提前离职就要付违约金,这样的约定严重违反法律规定,是无效的。

延伸阅读
  1. 一、劳动合同续订条件及程序
  2. 什么情形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
  3. 克扣工资是否可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及经济补偿金
  4. 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
  5. 竞业限制期限超过两年的有效性问题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旅游纠纷的维权方式
  2. 承揽合同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3. 门面房租赁协议
  4. 仓库管理流程图
  5. 担保合同及于违约责任
  6. 一、承运人对行李负有赔偿责任的条件
  7. 抵押担保债权的范围及其构成要素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侵犯商业秘密关于违约金的规定
  2. 试用期约定的次数
  3. 试用期关于工资的规定
  4. 不得约定试用期的情形
  5.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6.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7.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热门合同下载

  1. 美容院员工正式聘用合同范本
  2. 通用版劳动合同范本
  3. 汽修厂劳动合同范本
  4. 云南省劳动合同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