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3-02-06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或者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如果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那么违约方必须支付违约金。
当双方在签订合同时约定了违约金,一方构成违约后,违约方有支付违约金的义务。如果违约方不履行支付义务,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违约方支付违约金。
如果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请求,要求增加违约金的数额。相反,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当事人也可以请求适当减少违约金的数额。
如果在签订合同时没有约定违约金,那么违约方在构成违约后不需要支付违约金,只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当事人的损失。
在约定违约金时,双方当事人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双方当事人可以明确约定违约金的具体数额。一旦违约发生,违约方必须支付约定数额的违约金。
双方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计算方式。当一方违约后,根据约定的计算方式计算违约金,并支付计算结果。
总之,当双方在签订合同后约定了违约金,违约方在发生违约行为后必须支付约定的违约金。如果没有约定违约金,违约方则不需要支付违约金,只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