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完合同不付款是否违约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违约责任 > 合同违约法律知识

签完合同不付款是否违约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6-29

 
270410
导读:签完合同不付款当然构成违约。在我国,违约包括三种情形,一是不能履行、二是延迟履行,三是拒绝履行。签完合同不付款就属于拒绝履行,因此属于合同违约的情形。这是根据我们国家现有的有效《民法典》和相关的司法解释的规定,可以知道的结论。

一、签完合同不付款是否违约

签完合同不付款当然构成违约。在我国,违约包括三种情形,一是不能履行、二是延迟履行,三是拒绝履行。签完合同不付款就属于拒绝履行,因此属于合同违约的情形。双方提前签订合同,对今后的买卖做出约定,在没有履行合同之前,也不能随便解除合同,如果发生毁约行为,当事人要承担违约责任。在合同中,违约责任条款属于重要条款,作为违约方,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无约定的,双方协商确定一个赔偿数额。

不能履行。又叫给付不能,是指债务人在客观上已经没有履行能力,或者法律禁止债务的履行。在以提供劳务为标的的合同中,债务人丧失工作能力,为不能履行。延迟履行。又称债务人延迟或者逾期履行,指债务人能够履行,但在履行期限届满时却未履行债务的现象。拒绝履行。是债务人对债权人表示不履行合同。这种表示一般为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例如,债务人将应付标的物处分给第三人,即可视为拒绝履行。

二、与违约相关的法律条文

《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三条【违约损害赔偿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综上所述,签完合同不付款当然构成违约。在我国,违约包括三种情形,一是不能履行、二是延迟履行,三是拒绝履行。签完合同不付款就属于拒绝履行,因此属于合同违约的情形。

延伸阅读
  1. 支付宝先用后付逾期了怎么办
  2. 债务人逃跑了,担保人该怎么办?处理逃债困境的方法?
  3. 履约担保的不同形式
  4. 房子70年和40年产权有什么区别
  5. 合约书中的付款方式与位价

违约责任热门知识

  1. 房屋买卖合同的根本性违约及其责任承担
  2. 违约金的分类和特征
  3. 合作协议
  4. 股东撤资:股份退还的法律程序与规定
  5. 追尾事故致死:法律责任及处理方法
  6. 休产假期间公司倒闭,员工的赔偿权益如何保障?
  7. 签订了工伤赔偿私了协议还可以反悔吗
违约责任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玉石买卖合同范本
  2. 商品买卖合同范本
  3.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4.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