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3-09-26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货款合同中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或约定违约损失的赔偿计算方法。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适当增加或减少违约金。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一方,在支付违约金后仍需履行债务。
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可以约定违约金。根据法律规定,约定违约金是合法的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
违约金分为两种种类:法定违约金和约定违约金。
1. 法定违约金:由法律直接规定的违约金,根据合同的内容、违约的性质和程度来确定违约金的方法和数额。
2. 约定违约金:由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约定违约金是一种合同关系,属于违约金合同。违约金合同是一种诺成合同,与定金合同不同,不以预先给付为成立要件。约定违约金是一种附条件合同,即违约行为发生时违约金合同生效,否则不生效。
综上所述,双方当事人在签订货款合同时可以约定违约金,但需要遵循法律规定的条款,并不能超过法律的最高标准。只要一方存在违约行为,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当事人应协商好违约金的金额,并确保其合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