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合伙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2-24
导读:发生合伙合同纠纷是可以利用协商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也可以通过第三方来进行调解,如果前两者都处理不好的就可以收集相关的证据直接向法院起诉解决,这样才能保障到自己的权益可以受到保护。
如何解决合伙合同纠纷
1. 协商解决
合伙合同纠纷发生后,首先应当进行协商解决。各方可以通过对话、谈判等方式,就纠纷的具体事项进行协商,寻求达成一致意见。
2. 第三方调解
如果协商解决无法达成一致,各方可以选择通过第三方调解来解决纠纷。第三方调解人将公正、中立地介入纠纷,促使各方达成和解协议。
3. 申请仲裁
如果协商和调解都无法解决纠纷,合伙方可以根据合伙协议中的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机构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纠纷进行公正、独立的裁决。
4. 诉讼途径解决
如果合伙协议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且未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合伙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审理并判决合伙合同纠纷案件。
如何处理合伙协议纠纷案件
1. 确定合伙人之间债务份额
在审理合伙协议纠纷案件时,如果合伙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各合伙人承担债务的份额容易确定,可以一并确定合伙各方应承担债务的份额。裁判文书中应明确各合伙人之间承担的是连带责任。
2. 合伙债务追偿权行使
如果有合伙人或部分合伙人偿还了超过应承担数额的合伙债务,并向其他未承担债务的合伙人行使追偿权,其他合伙人均应列为诉讼当事人。
3. 核实合伙经营期间帐目
对合伙经营期间帐目的核实应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应当提供相关证据,并在受理案件前尽可能要求当事人进行清算。核实合伙帐目的方式可以是通过审查提供的帐目单据、委托审计部门进行审核或自行委托审计机关进行审核。法院对当事人或审计机关提供的审核结果应进行审查。如果当事人对审核结果无异议,可以予以认定;如果当事人对审核结果有异议,但未提供相反证据,法院将不支持其异议。
总结
综上所述,解决合伙合同纠纷应首先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途径解决。在处理合伙协议纠纷案件时,需要明确合伙人之间债务份额,处理合伙债务追偿权行使,并核实合伙经营期间的帐目。合伙方应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