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劳动合同诉讼时效是多久?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劳动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违反劳动合同诉讼时效是多久?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6-12

 
267989
导读:违反劳动合同诉讼时效一般是一年。在我国的劳动关系建立的规定中,劳动合同对双方的在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争议处理等作出了约定,当劳动关系双方产生劳动合同纠纷时,有时会涉及到诉讼程序。

劳动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

劳动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当劳动者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时,计算时效开始。建议尽快办理,以免时效逾期,导致法院不予受理。

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当事人主张权利、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仲裁时效会中断。中断时效后,仲裁时效会重新计算。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无法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仲裁时效会暂停。中止原因消除后,仲裁时效会继续计算。对于因拖欠劳动报酬而发生争议的劳动关系,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时效的限制。但是,如果劳动关系终止,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

诉讼时效

如果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满意,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后的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纠纷解决的方式

1. 协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问题进行协商。

2. 调解:劳动纠纷一方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 仲裁:劳动纠纷一方当事人可以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

4. 诉讼: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满意,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后的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合同纠纷的情形

1. 确认劳动关系纠纷。

2. 集体劳动合同纠纷。

3. 劳务派遣合同纠纷。

4. 非全日制用工纠纷。

5. 追索劳动报酬纠纷。

6. 经济补偿金纠纷。

7. 竞业限制纠纷。

如果情况不严重,建议双方先进行私下商议。毕竟,通过仲裁解决劳动纠纷会有记录,无论仲裁的结果如何,都会对公司和个人产生一定影响。每个公司都不希望与其员工发生仲裁纠纷。

在司法实践中,劳动合同纠纷时有发生。当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劳动合同约定时,可能会诉诸法院进行裁决。在劳动诉讼中,需要及时保护自己的权益。

延伸阅读
  1.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内
  2. 商标侵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3. 工伤认定诉讼时效是多久
  4. 法律规定遗产分割的诉讼时效都是多久
  5. 民间借贷担保期限最长多久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违约金的定义和性质
  2. 卖房违约的申请强制执行程序
  3. 一房多租的处理方式及法律依据
  4. 装修公司工程延期责任及赔偿
  5. 违约金分类及定义
  6.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风险提示
  7. 逾期交货违约金的计算与赔偿损失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