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1-03
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利用假公章签订合同属于合同欺诈违法行为。具体违法后果如下:
1. 以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 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 收受对方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5. 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
根据情节轻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给予警告,并处以违法所得额三倍以下的罚款,最高不超过三万元。如果没有违法所得,可以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1. 合伙的最本质特征
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并在书面协议中约定出资数额、盈余分配、债务承担、入伙、退伙、合伙终止等事项。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出资比例或协议约定以各自财产承担清偿责任。
2. 不允许约定一部分人只享受利益,不承担风险
合伙企业的利润和亏损应由全体合伙人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分配和分担。如果合伙协议未约定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比例,应由各合伙人平均分配和分担。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或由部分合伙人承担全部亏损。
3. 合伙人退伙需经全体合伙人同意,未经同意造成损失需赔偿
合伙人退伙必须经过全体合伙人同意,如果未经同意而造成退伙方损失,应进行赔偿。
4. 全体合伙人对合伙的外部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合伙对外债务时,以合伙财产承担。当合伙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全体合伙人应以个人财产承担责任。
5. 合伙投入和积累的财产归全体合伙人共有,共同管理、共同经营
合伙的经营活动由全体合伙人共同决定,合伙人享有执行和监督的权利。
6. 合伙人散伙时,清理税款后清理外部债务,剩余财产分取利润
在合伙企业散伙时,应先清理各种税款,然后清理外部债务。如果仍有剩余财产,应退还各合伙人的投资,并分取利润。
如果合伙企业中存在合伙合同章是假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民事诉讼、行政举报等方式处理。在严重情况下,可以报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