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10-31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合同。此外,当事人还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一旦满足解除条件,解除权人就可以行使解除合同的权利。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如果法律或当事人约定了解除权行使的期限,当该期限届满后解除权人未行使该权利,该权利将消失。如果法律没有规定或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的期限,当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未行使该权利,该权利也将消失。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依照第五百六十二条第二款和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时,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如果对方有异议,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合同终止后,合同条款也相应失去效力。但是,如果合同尚未结算清理完毕,合同中约定的结算清理条款仍然有效。
结算是经济活动中的货币给付行为,常见的结算方式包括:
如果合同中约定了结算方式,合同终止后应按约定方式进行结算。
清理是指对债权债务进行清点、估价和处理。如果合同中约定了进行清理的主体、清理的范围以及清理的方法,应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清理。例如,合同可以约定某会计师事务所或某财产评估机构作为清理主体,清理的范围可以是固定资产、流动资金或库存产成品,清理的方法可以是按照政府定价或市场价进行。
在合同成立时,解除合同的时机也随之建立。通常情况下,合同的解除是在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的。然而,除此之外,如果满足了约定的解除条件,也可以解除合同。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的是一方存在严重违约行为,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从而不得不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