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06-16
保险合同的解除权可以分为法定解除和意志解除两种形式。
法定解除是指当法律规定的情况出现时,保险合同的一方可以根据法律行使解除权。法定解除的情况通常由法律直接规定,不同主体有不同的法定解除情况。
对于投保人而言,在保险责任开始前,可以行使解除权。而在保险责任开始后,法律对投保人的解除权作出了不同规定:
意志解除又称为协议终止,是指保险合同双方根据合同约定,在合同有效期内发生约定情况时可以随时解除保险合同。意志解除要求保险合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解除的条件,一旦约定的条件达成,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就有权行使解除权,使合同的效力消失。
根据《保险法》第16条第2款的规定:“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根据这一规定,保险人行使合同解除权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投保人在主观上必须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这里排除了投保人的“一般性过失”,因为投保人不是专业的保险业者,对保险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如保险人,不能要求他们像保险人那样尽善良保管人的注意义务,他们只需尽一般人的注意义务即可。
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针对的是投保人的不实告知行为,即投保人在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时存在误报、漏报、瞒报的情况。
投保人的不如实告知必须能够影响保险人是否同意承保或确定保险费率的决定。也就是说,投保人的不如实告知足以改变或减少保险人对于风险的估计。如果投保人如实告知,保险人将会拒绝承保;如果投保人如实告知,保险人将会收取较高的保险费。如果投保人的不实告知行为导致保险人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那么这个意思表示将给保险人带来额外的风险和负担,保险人只能通过解除合同来避免这种风险。
《保险法》第16条第2款规定:“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