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认定合同不成立的规定包括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合同效力纠纷法律知识

最高院认定合同不成立的规定包括什么?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3-06

 
266555
导读:最高院认定合同不成立的规定包括:合同不成立的情形、合同不成立的法律后果等。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合同的成立,需要具有相应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当事人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并且在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前提下达成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通常需要当事人协商一致、签署合同、双方履约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常会出现各种事由最终导致合同效力被阻却,发生合同不成立、合同无效、合同被撤销等情形

对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法律后果作出详细规定:就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时的财产返还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作了规定,但未规定合同不成立的法律后果。考虑到合同不成立时也可能发生财产返还和损害赔偿责任问题,故应当参照规定。

在确定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者被撤销后财产返还或者折价补偿(后果一)范围时,要根据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在当事人之间合理分配,不能使不诚信的当事人因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者被撤销而获益。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者被撤销情况下,当事人所承担的缔约过失责任不应超过合同履行利益。比如,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在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情况下,可以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但除非增加了合同约定之外新的工程项目,一般不应超出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

(一) 合同不成立的情形

合同的本质是一种合意,合同的成立需要当事人具有相同的意思表示,也就是所说的各方达成合意。合同成立始于承诺的生效,它是当事人对合同标的、数量等内容协商一致的结果。所以,合同成立必须有以下两个要件:

1、须有两方以上订立合同的当事人;

2、对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等内容经协商一致,达成合意。

也就是说,如果一份合同不具备以上成立必须的要件,该合同就不成立。具体来讲,合同不成立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

1、一人自行订立合同;

2、当事人之间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不一致,(未形成要约、承诺的合致意思重复);

3、合同的客体不确定;

4、要物合同未履行物的给付;

5、须经批准/登记方能成立的合同未履行批准/登记手续;

6、法律规定或者是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订立书面合同且未履行的。

(二)区分合同不成立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合同不成立时,如果当事人违反先合同义务的应当依据规定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根据此条规定我们可以总结,缔约过失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泄露或不正当使用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合同一旦被宣告不成立,过失的一方当事人应根据缔约过失责任制度,赔偿另一方遭受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如果当事人已经作出了履行,则应当各自向对方返还已接受的履行。合同成立只产生民事责任问题,而不产生其他的法律责任。而对于无效合同来说,不仅要产生缔约过失责任、返还不当得利等民事责任,而且将可能产生引起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三) 合同不成立的法律后果

合同不成立的前提是不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因此也不存在履行合同的责任,因无“约”更不会存在违约责任。但在债权当事人间并非不产生任何权利义务关系,当合同不成立时发生财产返还和损害赔偿责任的问题,规定合同不成立时的法律后果应当参照合同无效或撤销的法律后果处理。

1. 返还财产

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对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请求权,相对应的,接受该财产的当事人具有返还财产的义务。当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该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意味着双方当事人之间不曾有过任何合同关系,那么就应该让双方当事人的财产状况恢复原状。返还财产的目的是使当事人之间的财产关系恢复到合同未曾订立过的状态,所以无论接受财产的当事人是否有过错都应负有返还财产的义务。

2. 折价补偿

依据法条规定,合同无效后以返还财产作为恢复原状的原则,但在个别案件中有些财产是不能返还或者返还已经不存在意义的,例如合同中涉及的标的物灭失导致无法返还原物,或原物是特定物无法替代返还的。为了达到恢复原状,视为没有发生过的目的,就应当折价补偿对方当事人。

3. 赔偿损失

因合同的无效或者被撤销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的损失,如果过错方在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者过失,应当赔偿对方因过错行为而产生的的财产损失。

我国对无效合同及被撤销合同的法律后果进行了明确约定,但唯独未规定合同不成立的法律后果,最高院发布对实践中合同不成立的情形作出了详细规定,把合同不成立情况下也可能会涉及到返还财产、折价补偿和损害赔偿的问题做了适当的扩张。

延伸阅读
  1. 艺名签订合同的法律问题
  2. 购房定金的退还条件
  3. 房产合同中的定金是否可退还
  4. 履约担保的不同形式
  5. 合同法中的中止履约权和合同解除权

合同效力热门知识

  1. 房产交易中阴阳价格的履行问题
  2. xx店合伙合同书
  3. 公司管理制度合同的审查和履行
  4. 合同生效时间的判断方法
  5. 网上贷款没到账合同生效吗
  6. 三方合同生效期是多久
  7. 协议没盖章公章有效吗
合同效力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