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押合同是否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3-09-15
导读:订立质押合同必须采取书面形式。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设立质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民法典中有规定,动产未交给的,不影响质押合同的效力,但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
一、质押合同的书面形式要求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设立质权时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二十七条的规定,设立质权的当事人应当通过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二十七条
设立质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
质押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 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
(二)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三) 质押财产的名称、数量等情况;
(四) 担保的范围;
(五) 质押财产交付的时间、方式。
根据第四百二十九条,质权在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
二、质押合同的无效情况
以下情况下,质押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 质押物的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有争议的情况下,质押合同无效。
- 质押物不特定的情况下,质押合同无效。
- 未办理质押物手续的情况下,质押合同无效。
- 质押物重复典当的情况下,质押合同无效。在质押期间,未经债务人同意,对已经设定质押的典当物进行再次典当的行为无效。
- 通过签订质押合同规避法律的情况下,质押合同无效。
- 主合同无效的情况下,质押合同无效。质押合同是确保主合同的一种辅助合同,其有效性前提是主合同的合法有效性,如果主合同无效,则质押合同也无效。
- 不能作为典当物的产业建立质押权的情况下,质押合同无效。
- 质押物价值不确定的情况下,质押合同无效。
- 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前6个月到破产宣告之日的期间内,破产企业对原本没有提供产业担保的债务提供产业担保并签订质押合同的行为无效,质押合同也无效。
一般情况下,质物没有交付,质押合同不会生效。质押合同的生效通常与主合同的成立同时生效,未交付质物的质押权一般不会设立。但是,如果是以有价证券、基金份额或股权、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或应收账款出质的情况下,质权会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