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变更内容约定不明确怎么办?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买卖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合同变更内容约定不明确怎么办?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2-11-17

 
266017
导读:合同变更内容约定不明确可以通过补充协议的方式来进行明确。当然了,如果当事人对学合同的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之下就可以直接的规定为没有变更,日后想要再次的作出变更和修改的话,可以在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情况之下再次的来处理。

合同变更内容约定不明确的处理方式

合同变更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补充协议的方式来明确变更内容。如果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法律推定为没有进行变更。买卖合同变更是指合同当事人双方经过协商一致,对原有买卖合同的内容进行修改。

权利义务明确与法律约束力

合同变更涉及到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只有当这些权利和义务明确才能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换句话说,法律不承认双方当事人对变更内容不明确的变更,因此这种变更对当事人来说没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能以变更内容不明确为理由行使合同约定的权利,如果一方当事人行使了这种权利,也无法得到法律保护。

合同变更的条件

1. 原已存在有效的合同关系

合同变更是在原有合同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当事人双方的协商或法律规定,修改原合同的内容。因此,没有原有合同关系就没有变更的对象。合同的变更离不开原已存在的合同关系这一前提条件。同时,如果原合同关系非法有效,如合同无效、合同被撤销或追认权人拒绝追认效力未定的合同,合同就失去了法律约束力,即不存在合同关系,也就无法进行合同变更。

2. 当事人双方的约定或法律规定

合同变更必须依据当事人双方的协商一致或法律规定进行。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在协商变更合同的情况下,变更合同的协议必须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任何一方不得采取欺诈、胁迫的方式来欺骗或强制他方当事人变更合同。如果变更合同的协议不能成立或不能生效,则当事人仍然应按原合同的内容履行。此外,合同变更还可以根据法律直接规定而发生。

3. 遵守法定的方式

合同变更必须遵守法定的方式。我国法律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如果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情况下,未按照这些法定方式进行,即使达成了变更合同的协议,也是无效的。由于法律、行政法规对合同变更的形式未作强制性规定,因此当事人可以协商决定变更合同的形式,一般要与原合同的形式相一致。例如,如果原合同为书面形式,变更合同也应采取书面形式;如果原合同为口头形式,变更合同可以采取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

延伸阅读
  1. 买卖合同纠纷质量异议期限的规定
  2. 遗产分割诉讼申请书
  3. 不知房价行情下签售房合同的法律处理方法
  4. 买卖合同中买方逾期付款的法律责任
  5. 名誉侵权案件的赔偿方式及程序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违约金的定义和性质
  2. 卖房违约的申请强制执行程序
  3. 一房多租的处理方式及法律依据
  4. 装修公司工程延期责任及赔偿
  5. 违约金分类及定义
  6.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风险提示
  7. 逾期交货违约金的计算与赔偿损失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钢铁买卖合同范本
  2. 个人珠宝买卖合同范本
  3. 废旧设备买卖合同范本
  4. 钻石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