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08-25
根据《合同法》已经废止,《民法典》中对于违约金的规定如下: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对于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或者违约金计算方法所计算出的违约金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应当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1. 根据合同约定计算违约金
当事人没有提出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计算标准过高或者过低的要求时,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合同约定的标准计算违约金。法院在当事人未提出调减或者调增违约金的情况下,不得主动对约定违约金标准进行调整。然而,如果违约金数额明显高于非违约方的实际损失,法官可以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释明,由当事人决定是否提出相应的主张。
2. 协商确定违约金数额
当事人提出合同违约金或者计算标准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下,可以由当事人之间进行协商。如果无法达成新的协议,法院可以参照同类案件违约金的中等标准予以核定。如果无法确定上述标准,可以按照非违约方因违约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为参照。然而,违约金本身是损害赔偿额的预定,非违约方在诉讼中无需证明损害事实,对于因违约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应当由请求减少违约金的违约一方当事人负举证证明的责任。
在判断约定的违约金是否过分高于造成的实际损失以及在决定减少的具体幅度时,要将违约金与实际损失之间的差额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同时还应当考虑债权人的其他合法权益,比如寻找替代交易的难易程度、是否信赖该合同依约履行而签订了连环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交涉能力是否平等、是否使用了格式合同条款以及债务人是否属于故意违约等。
如果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是概括违约金,即在一方当事人部分不履行、不完全履行与完全不履行合同时的违约金数额是同一数额,当一方当事人出现部分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违约行为时,违约方提出约定违约金过高的情况下,法院可以按照《民法典》关于法院调整违约金数额的规定对违约金进行调整。此时调整违约金的依据是民法典关于法院调整违约金权利的规定,而不是根据合同已经部分履行的比例来计算扣减违约金。对违约金的调整方法与标准依然是根据违约方的违约行为给违约方所造成的损失来相比较而确定的。
总之,违约金作为合同中的一项条款,主要是为了解决双方存在的违约行为提供依据。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的处理方式,当一方出现违约时需要进行相应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