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租赁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租赁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土地租赁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3-28

 
265910
导读:土地租赁合同纠纷的处理,首先是可以双方当事人协商处理的,协商不成的,是可以提起诉讼的。在进行土地租赁的时候,当事人之间需要签订一份租赁合同,以此明确彼此的权利和义务,此时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

土地租赁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

土地租赁合同产生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解决:

1. 协商解决

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

2. 调解解决

在有关组织(如人民调解委员会)或中间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促使双方当事人自主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

3. 仲裁解决

纠纷当事人根据纠纷前或后达成的仲裁协议或合同中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由仲裁机构依法审理,作出裁决,并通过当事人对裁决的自觉履行或由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使纠纷得以解决。

4. 诉讼解决

纠纷当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审理,作出判决或裁定,通过当事人对生效裁判的自觉履行或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而解决纠纷。

土地租赁合同解除的情形

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解除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1. 协议解除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或双方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原因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经双方当事人共同协议,在不违背法律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协议解除原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

2. 严重违约解除

当事人一方严重违约,使合同履行成为不可能,或在合同生效后,双方当事人中的一方无故擅自违约,使得继续履行原租赁合同成为不必要,并已经给无过错方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且无法弥补,无过错方有权解除。

3. 情事变更解除

在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成立后,由于双方当事人无法控制的情况发生了变更,致使合同的基础丧失或动摇。如果继续维持合同的原有效力则显失公平,受损害一方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解除合同。情事变更原则是解除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的一个法定原因。

在我国的土地租赁合同纠纷处理的司法实践中,土地租赁合同可能因为一些情形而导致解除。当事人需要格外注意这些情况,如果无法处理,可以聘请专业人士来处理,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延伸阅读
  1. 民事诉状
  2. 土地租赁合同解除的情形
  3. 农村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纠纷的受理与管辖
  4. 土地置换合同纠纷要如何解决
  5. 建筑设备租赁合同纠纷上诉状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旅游纠纷的维权方式
  2. 承揽合同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3. 门面房租赁协议
  4. 仓库管理流程图
  5. 担保合同及于违约责任
  6. 一、承运人对行李负有赔偿责任的条件
  7. 抵押担保债权的范围及其构成要素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