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期限民法典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效力待定合同法律知识

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期限民法典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2-11-16

 
265890
导读: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时间为30日,法定代理人或被代理人未做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效力待定行为是否有效,决定本人是否予以追认,如果不给本人的追认权予以一定期限的约束,就可能发生本人无限期拖延追认,影响尽快确定无代理权行为的法律效力,使相对人长期处于不稳定的法律关系之中和蒙受损失。

一、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期限民法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时间为30日,超过30日视为拒绝该合同。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以下情形: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

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或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如果法定代理人或被代理人未做出表示,视为拒绝追认。

2、无代理权的人签订的合同。

对于无代理权的人签订的合同,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效力待定行为是否有效,决定本人是否予以追认。如果不给本人的追认权予以一定期限的约束,就可能发生本人无限期拖延追认,影响尽快确定无代理权行为的法律效力,使相对人长期处于不稳定的法律关系之中和蒙受损失。

二、效力待定合同的主体有哪些

效力待定合同的主体具有特殊性。

效力待定的合同主体与一般合同的主体有所不同,涉及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及第三人。其中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权代理人、无权处分人订立合同的人称为相对人(即第三人)。相对人主观上并不知对方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权代理人、无处分权人,他是善意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权追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越其行为能力所签订的合同;被代理人有权追认无权代理人第三人所签订的合同;无权为处分行为的对方是效力待定合同中的第三人。

效力待定合同主要是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有瑕疵,当事人缺乏完全缔约能力或者处分能力,需待追认权人的追认,因而效力待定。当有关条件成就后,效力待定合同即变为有效合同,对权利人产生法律效力。

延伸阅读
  1. 无权处分订立的抵押合同的处理方式
  2. 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待定
  3. 效力待定合同善意取得能否对抗第三人
  4. 什么是效力待定合同?
  5. 效力待定合同与可撤销合同的区别

合同效力热门知识

  1. 共有房屋的买卖合同有效性与定金合同的效力
  2. 合同纠纷的法律后果
  3. 购房合同丢失的解决方法
  4. 效力待定合同的定义和意义
  5. 房屋买卖合同的法律效力
  6. 买卖合同
  7. 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法律效力
合同效力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