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规定详解:了解借贷法规,保护你的权益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务人法律知识

民间借贷规定详解:了解借贷法规,保护你的权益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1-09

 
264930
导读:民间借贷的规定,若借贷双方签订了合同。那法院还是有义务去保护合同的效力。但我国借贷合同的利息规定为24%以内。不是超过国家规定的利息,法院是不予保护的。且借债人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还款。

民间借贷规定的要点

民间借贷规定主要包括以下要点:

1. 利息约定

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合同中,如果对利息没有明确约定,法院将不支持要求支付利息。

2. 利率限制

约定的利率不能超过年利率24%,否则超过部分的利息将被认定为无效。

3. 利率保护

当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时,借款人有权要求出借人返还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

4. 利率区间

年利率在24%至36%之间的利息,法律不提供保护。借款人愿意自愿履行,法院也不会支持借款人反悔要求偿还已支付的这部分利息。

5. 本金确认

如果在本金中预先扣除了利息,法院将根据实际出借的金额来确认本金。

6. 提前偿还

除非借贷双方另有约定,借款人可以提前偿还借款,并按照实际借款期间计算利息。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

1. 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转贷

借款人将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给他人,并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这一情况。

2. 从其他企业借贷转贷

借款人将从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转贷给他人以谋取利益,并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这一情况。

3. 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

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但仍然提供借款。

4. 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借贷行为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5. 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借贷行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民间借贷的约定和限制

民间借贷具有约定的特点,可以是有偿或者无偿的,不像法定借贷那样必须有偿。具体是否有偿可以由双方当事人自行约定,但约定结果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

国家对民间借贷的利率限制体现了对金融资本和金融环境之间关系的维护,可以调节双方的利益关系。过高的利率属于高利贷,是国家打击的行为,不属于普通的借贷合同。因此,对利率进行限制是必要且必须的。

新规定的主要内容

新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四条内容:

1. 突破四倍利率限制

新规定突破了银行四倍利率限制,允许在特定情况下借贷利率超过四倍。

2. 企业间经营拆借受保护

新规定保护企业间经营拆借行为,允许企业之间进行借贷并谋取利益。

3. 网贷平台提供媒介不承担责任

新规定明确规定网贷平台仅提供借贷媒介,不承担借贷责任。

4. 无效的民间借贷合同情形

新规定明确了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

延伸阅读
  1.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期限返还借款的法律规定
  2. 私人借款的利息多少算合法
  3. 转账凭证过三年会失去诉讼时效吗
  4. 民间借贷担保期限最长多久
  5. 个人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怎样算

债的主体热门知识

  1. 保证人是否需要偿还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
  2. 债权转让的无效情形
  3. 通告和公告
  4. 防范赊账交易中货款流失的方法与技巧
  5. 继承人行使追债权的法律依据
  6. 个人债务危机的法律处理方式
  7. 债权债务转让协议中涉及房产的处理方式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