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纠纷怎么处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权人法律知识

民间借贷纠纷怎么处理?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1-09

 
264890
导读:若是民贷发生纠纷,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双方进行协商解,若是双方协商不成,可以到当地居委会或者社区找人出来调节,或者双方可以到当地人民法院申请诉讼或者仲裁,来解决欠款的问题。

民间借贷纠纷的解决方式

1、自行协商解决

借款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解决双方纠纷,如果双方能达成一致意见,那纠纷就解决了,这种方式成本最低,也不容易激化矛盾。

2、人民调解

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社会公德规范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活动。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

3、强制执行公证

公证的强制执行效力是法律赋予公证机关的一项特殊职能,是国家强制力在公证活动中的体现,是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债务人自愿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对以给付为内容的债权文书进行公证,如果债务人不履行义务,债权人可以不经过诉讼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实现债权。

4、仲裁

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仲裁和诉讼是并列的两种打官司的方式,如果借款合同双方当事人想将双方纠纷交到仲裁委员会仲裁解决,需要在借款合同中选定具体的仲裁机构,一旦选择仲裁,就排出了法院对双方纠纷的管辖权。

5、督促程序

支付令督促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提出的要求债务人给付一定的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附条件的支付令,以催促债务人限期履行义务,如果债务人在法定期间内不提出异议,该支付令即具有执行力的一种程序。督促程序是一种简易、迅速、催促债务人清偿债务的特殊程序。它对于方便当事人诉讼,减少诉讼成本,提高人民法院的办案效率,减轻当事人的讼累,及时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6、诉讼

针对民间借贷纠纷可以通过最终提起诉讼来解决,经过一审,不上诉的可申请执行,上诉的启动二审程序后可申请执行;文书生效后也可申请再审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期间不中止执行,视审理情况,再执行回转或重新诉讼等。

7、诉讼调解和仲裁调解

诉讼调解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和协调下,就双方争议的案件问题进行协商的解决办法。诉讼调解可以发生在诉讼的各个阶段、各审级,一旦法院主持调解成功,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及时履行调解协议的内容,原告撤回诉讼,也可以选择由法院制作调解书来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法院的调解书自双方当事人签字后发生法律效力,在调解书送达之前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反悔的或调解书送达时当事人拒绝签收的,调解书不生效。

民间借贷的起诉流程

因民间借贷纠纷提起诉讼的流程有:

1、提交诉状申请立案

债权人可以写一份起诉状然后递交到法院立案厅进行立案。

2、法院发出受理通知

在法院立案之后,人民法院会对债权人发出受理通知。

3、法院组织双方交换证据、被告递交答辩状

债权人和债务人交换双方的证据,债务人就债权人的诉求作出应答。

4、开庭审理、质证、辩论

上述程序进行完之后,双方只需等待开庭,然后参与审判即可。

5、宣布判决结果

有可能是当庭宣判,也可能是择日宣判。

6、判决生效,执行

起诉前进行财产保全,有利于维护权益,有利于执行。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提起诉讼的诉讼时效是三年。

综上所述,即使是民间借贷,双方也一定要签订合同,防止欠款人的合法利益遭受到损坏。因为只有双方签订了借债合同,法院才能对合同进行保护。才能解决欠款纠纷行为。

延伸阅读
  1. 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登记机关不一样的查封程序
  2. 民间借贷纠纷:能否追索债务人子女
  3. 借款到期日超过三年是否能提起诉讼
  4. 现金支付是否是借款合同生效的要件
  5. 银行房产抵押贷款利率一般多少

债的主体热门知识

  1. 债务重组的定义与方式
  2. 民间一般借贷担保人的时效
  3. 货款欠条起诉状的撰写方法
  4. 民间借贷纠纷诉讼注意事项
  5. 民间借贷纠纷的警察处理权限
  6. 民间借贷中的欠条起诉还款的支持性
  7. 行使不安抗辩权所需的证据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