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8-25
只要借条能证明双方的借贷关系成立,借条就是最有力的证据,债权人可以通过借条向债务人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根据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如果书写起诉状存在困难,可以进行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录在笔录中,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并在到期时归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七条,借款合同一般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可以有其他约定。借款合同的内容应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在民间借贷中,常常会出现两个时间引发争议:还款时间和借条书写时间。
还款时间是债权人和债务人约定的应归还本息的时间。在现实中,人们常常忽视这一约定,或未明确约定。最常见的表述是“一定时间后”还款,例如“一年后”还款。从字面上看,“一年后”是一个时间段,而不是具体的时间点。借款后的两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都可以被理解为“一年后”还款。尽管法律对此有一定的解释规则,但这种表述方式增加了实现债权的不确定性。不明确的还款时间也容易引发关于诉讼时效的争议。因此,在约定还款时间时,最好明确到年月日。
借条的形成时间通常是债务人书写借条的时间。这个时间的约定也应具体到年月日。在实践中,债务人往往有意或无意地漏写这个日期,或仅写明年月日的一部分。例如,债务人只写明6月25日。尽管在书写借条时,这个时间对债权人和债务人来说是明确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容易对借条的形成时间产生争议。而借条形成时间的不明确可能导致难以计算诉讼时效。债权人可能不得不面对借条是否已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问题。尽管可以通过物证鉴定来确定文书的形成时间,但这样做并非绝对可靠,并且会增加当事人的费用支出。
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借款人可以随时归还,出借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归还。
综上所述,只要一张借条具备法律效力,即包含双方的个人信息、借款金额和缘由,并有双方的亲自签字或加盖手印,就可以作为起诉的依据。借条可以证明借款双方的借贷关系成立。如果有明确的还款时间且借款方未按时归还,债权人可以在三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