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9-03
被继承人的债务是指在被继承人生前,根据法律规定,应当缴纳的个人税款以及个人生活所欠下的债务。
1. 根据我国税收法规规定,被继承人应当缴纳的税款。
2. 因合同责任而欠下的债务。
3. 因侵权行为而承担的损害赔偿债务。
4. 因不当得利而承担的返还不当得利债务。
5. 被继承人应当承担的合伙债务、保证债务等。
法律依据: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规定,继承人应当以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的部分,继承人可以自愿偿还,不受限制。如果继承人放弃继承,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原则上,根据各自继承的遗产份额,按比例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即多得者多还,少得者少还。但是清偿金额不能超过继承人所得遗产的实际价值。
首先,法定继承人使用继承到的遗产清偿债务。如果继承到的遗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剩余的债务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使用所得遗产偿还。
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使用所得遗产偿还债务。
在现实生活中,被继承人去世时,其财产往往还处于家庭共有状态,遗产尚未确定。因此,在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时,首先需要从共有财产中分割出属于被继承人的那部分财产作为真正的遗产,作为清偿的依据。切忌将被继承人家庭的财产都作为遗产,并将其用于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