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3-11-24
根据法律规定,租赁合同中的承租方指的是租赁财产,并向对方支付租金的一方,也被称为承租人。承租人是指在租赁合同中使用租赁财产并按约定向对方支付租金的当事人。承租人的主要合同义务包括:
(1) 支付租金:按约定的数额和期限向出租人支付租金。
(2) 使用租赁财产:妥善保护租赁财产并按约定的用途正当使用。
(3) 归还租赁财产:在租赁关系终止时及时返还租赁财产。同时,承租人的主要权利是按约占有和使用承租财产。在租赁合同有效期内,如果发生租赁财产所有权转移,承租人的合同权利对新所有人仍然有效。
承租人在租赁合同中有以下义务:
1. 支付租金:承租人应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租金。如果承租人无正当理由未支付租金或延期支付租金,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如果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租金,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2. 租赁物使用细则:承租人应按照约定的方法使用租赁物。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可以通过双方达成补充协议来确定。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则按照合同的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来确定。如果仍然无法确定,应根据租赁物的性质来确定使用方法。如果承租人按照约定的方法或租赁物的性质使用导致租赁物损耗,属于正常损耗,承租人不需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如果承租人不按约定的方法或租赁物的性质使用导致租赁物损耗,属于承租人违约行为,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3. 妥善保管租赁物:承租人应以善良管理人的注意妥善保管租赁物。如果承租人未尽妥善保管义务,导致租赁物损毁或丧失,承租人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4. 租赁物不可更改: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对租赁物进行改善和增设其他物品。如果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对租赁物进行改善和增设其他物品,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
总之,在现实生活中,签订租赁合同时,双方主体即承租者和租赁人都有各自的合同义务。承租人的主要义务包括支付租金和妥善保管租赁物。如未履行相应义务,承租人需要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