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1-04
融资租赁合同是指由出租人(买受人)、承租人和出卖人(供货商)三方当事人组成的合同。根据合同约定,出租人为承租人提供融资购买所需设备,并由出卖人直接交付设备给承租人。融资租赁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与买卖合同不同,融资租赁合同中的出卖人向承租人履行交付标的物和瑕疵担保义务,而不是向买受人(出租人)履行义务。也就是说,承租人享有买受人的权利,但不承担买受人的义务。
与租赁合同不同,融资租赁合同中的出租人不负担租赁物的维修和瑕疵担保义务,但承租人需要向出租人支付租金。
根据合同约定和支付的价金数额,承租人可以选择取得租赁物的所有权或返还租赁物。如果承租人支付的是租赁物的对价,就可以取得租赁物的所有权;如果支付的仅是租金,则需要在合同期满时将租赁物返还给出租人。
出卖人的主要义务包括向承租人交付租赁物,并承担租赁物的瑕疵担保和损害赔偿责任。
相对于出卖人,出租人是买受人,其主要义务包括向出卖人支付租赁物的价金、协助承租人行使索赔权以及不变更与承租人有关的买卖合同条款。
此外,出租人还享有取回租赁物的权利。无论是承租人破产、租赁期满还是承租人重大违约导致出租人解除合同,出租人都可以取回租赁物。
承租人的主要义务包括按照约定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妥善保管和使用租赁物并承担维修责任,以及在租赁期满时返还租赁物。
综上所述,融资租赁合同期间,出租人享有租赁物的所有权。因此,承租人破产时,租赁物不属于破产财产。然而,与一般所有人不同的是,出租人并不承担租赁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也不对承租人占有租赁物期间造成第三人人身或财产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