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与肇事逃逸哪个严重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知识法律知识

酒驾与肇事逃逸哪个严重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9-21

 
260027
导读:交通肇事逃逸和醉驾哪种情况要严重要看具体情况:1、如果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交通肇事逃逸和醉驾比,当然是交通肇事逃逸比醉驾更加严重;2、如果交通肇事逃逸只是一般的违法,不构成犯罪的,醉驾行为更为严重。

酒驾与肇事逃逸:哪个更严重?

要确定交通肇事逃逸和醉驾哪个情况更严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1. 构成犯罪的情况

如果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与醉驾相比,交通肇事逃逸更为严重。

2. 未构成犯罪的情况

如果交通肇事逃逸只是一般的违法行为,未构成犯罪,那么醉驾行为更为严重。

对于酒驾的处罚措施主要包括暂扣、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以及罚款、拘留等。而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则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如果肇事逃逸行为导致严重后果,还构成了交通肇事罪,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恶劣的交通违法行为,如果肇事逃逸导致伤者因未能及时得到救助而死亡,情节更为恶劣。因此,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将面临更严厉的法律后果。

有些肇事者会报警或将伤者送往医院后离开,认为已履行了责任,但他们并不知道这种行为仍然属于逃逸,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驾驶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如果造成人身伤亡,车辆驾驶人应立即抢救伤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这些规定明确赋予了肇事司机一定的义务,包括保护现场、抢救伤员、及时报警并接受处理等。如果不履行这些义务,就构成了逃逸行为。

逃避抢救义务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没有履行保护现场、抢救伤员、迅速报案的义务;逃避法律追究则指行为人意图混淆责任认定,逃避承担法律责任等。因此,逃逸的构成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主观上,行为人必须具有逃避抢救义务或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

2. 客观上,行为人必须有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

在大部分逃逸的情况下,行为人同时具有逃避抢救义务和逃避法律追究的双重故意。但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存在只具有逃避法律追究故意的情形。例如,在肇事后,行为人将被害人送往医院抢救后自行离开,或者与医院联系后躲到一旁等待医护人员将被害人救走后离开现场。这种情况也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行为。

延伸阅读
  1. 交通肇事逃逸怀疑酒驾认定的标准
  2. 玛莎拉蒂酒驾,教唆车主肇事逃逸该如何处罚
  3. 揭秘酒驾交通肇事逃逸案中的顶包现象
  4. 酒驾撞人和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5. 酒后驾驶肇事逃逸处罚规定是什么?

交通肇事热门知识

  1. 交通肇事罪的处罚
  2. 交通肇事罪责任认定的标准
  3. 交通肇事无力赔偿要坐牢吗
  4. 赔偿判决执行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5. 醉驾撞死人逃逸判刑多少年
  6. 酒驾肇事逃逸未伤人的法律处罚如何界定?
  7. 醉酒后发生轻微肇事逃逸,应该如何处罚?
交通肇事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