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4 更新时间:2023-07-28
在交通事故中,伤残评定的时机是评定伤残等级和赔偿金额的关键。具体的伤残等级和赔偿金额需要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评定时机应以事故直接导致的损伤或因损伤引起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
当对治疗终结意见存在分歧时,可以由办案机关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鉴定,确定是否已经治疗终结。
根据伤残的严重程度,伤残等级一般分为一级到十级。
1. 对于受害人因人身损害而产生的医疗费用、误工损失等费用,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对于因伤致残的受害人,其因生活上需要增加的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2. 首先由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商业三者险的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进行赔偿。如果仍然不足,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由侵权人进行赔偿。
3. 相关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
当机动车同时投保了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在交通事故中造成损害,当事人同时起诉侵权人和保险公司时,人民法院应当按照以下规则确定赔偿责任:
(一) 首先由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
(二) 不足部分由承保商业三者险的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进行赔偿。
(三) 仍然不足的部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由侵权人进行赔偿。
如果被侵权人或其近亲属要求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优先赔偿精神损害,人民法院应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