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伤残鉴定后才理赔吗?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3-07-08
导读:交通伤残并不一定是鉴定后才理赔的。交通事故不是做过伤残鉴定以后才能赔偿,如果没有造成伤残级别,计算出所有的财产损失之后就能跟对方协商赔偿事宜了,需要做伤残鉴定的,要等到伤残鉴定报告出来以后有些赔偿才能计算出来。
交通事故中的伤残鉴定与赔偿
一、伤残鉴定的必要性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并不是必须要进行伤残鉴定后才能进行赔偿协商。受害者需要根据情况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伤残鉴定。如果确实需要进行伤残鉴定,一些赔偿金额则需要根据伤残鉴定报告来具体计算。然而,在进行伤残鉴定之前,需要等待治疗工作的结束。如果在治疗结束之前进行鉴定,此时尚未确定治疗结束后是否会对受害人留下一定的伤害影响,也无法确定是否能完全康复。因此,在此时对受害人的伤情进行评价是不客观的,无法反映治疗结束后的情况。伤残鉴定机构可以由律师事务所委托,也可以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派或委托,还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委托。然而,在委托之前,一定要了解该鉴定机构是否具备相应的鉴定资质,否则其鉴定结论可能会因此而无法被法院采纳。
二、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手续
1、向办案机关提出伤残鉴定申请;2、办案机关经审查准予后,向申请人提供鉴定机构名单供其选择;3、办案机关出具委托书,委托经选择确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4、办案机关与鉴定机构签订委托鉴定合同书,明确鉴定的部位、要求以及作出鉴定结论的时间等;5、申请人应接受鉴定机构的身体检验,并提供医疗档案和相关资料。
三、交通事故赔偿的时效
交通事故纠纷属于民事案件,规定在受害人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时,诉讼时效为一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实际上,如果在进行伤残鉴定之前与肇事者进行索赔,也是可以的。只是需要让肇事者先支付部分赔偿金,待伤残鉴定报告出来后,再就伤残赔偿金进行另行协商民事赔偿标准。这样等于将交通事故的民事赔偿分成两部分处理。伤残鉴定费用保险公司一般不予赔偿,而是由驾驶员承担。有些情况下,由于伤残不严重,在双方协商时,赔偿费用已经包含了伤残赔偿费用,因此不需要进行伤残鉴定。但是,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仍然需要及时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