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关于逃逸的解释有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知识法律知识

最高法院关于逃逸的解释有什么?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08-12

 
258271
导读:在道路上出现交通事故之后,司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逃跑就是逃逸,肇事逃逸情节严重的,可构成交通肇事罪,要追究司机的刑事责任,除了吊销驾驶证以外,还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高法院关于交通事故逃逸的解释

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根据最高法院的解释,以下八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

1. 驶离现场

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

2. 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

事故当事人报案后没有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

3. 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

事故当事人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如果逃逸行为导致受害人死亡,根据刑法规定,将处以7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律对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力度加大。因此,提醒广大司机朋友,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要立即停车、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切勿选择逃逸,因为逃过一时,是不能逃过一世的,最终将逃不了法律的制裁。

醉酒驾车逃逸的责任

根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规定,对于醉酒驾车逃逸的责任的确定,应考虑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的影响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对于交通事故的责任,应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为准。

1. 民事赔偿责任

肇事逃逸方应对事故承担全部责任。对方因此次事故产生的一切损失和费用都要由肇事逃逸方进行赔偿。受害人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可以向事故责任方要求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以及必要的营养费。

2. 违法责任

酒后驾驶属于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

处理重大交通事故逃逸

对于重大交通事故逃逸,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且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对于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因此,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避免法律追究,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醉酒驾车本身就是刑事犯罪行为,如果驾车逃逸,则需要面临更严厉的处罚。司机应该承担起这次事故的全部责任,并赔偿交通事故给受害者造成的一切损失。

延伸阅读
  1. 公安机关出具事故认定书的时间限制
  2. 最新交通事故处理时限表(2020)
  3. 交通逃逸小事故处理了什么时候放车
  4.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代领规定
  5. 交通肇事逃逸怀疑酒驾认定的标准

交通肇事热门知识

  1. 交通肇事罪的处罚
  2. 小事故对方拖着不处理算逃逸吗?
  3. 交通肇事罪责任认定的标准
  4. 肇事逃逸的构成要件
  5. 交通肇事无力赔偿要坐牢吗
  6. 赔偿判决执行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7.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详解
交通肇事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