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如何认定交通事故逃逸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认定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法律知识

一般如何认定交通事故逃逸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06-30

 
258193
导读:交通事故逃逸的认定有当事人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故意不报案,或者驾车逃离以及报案但不配合有关人员进行的相关情况。同时在事故发生以后逃离又放回现场以及离开事故以后不承认发生交通事故的,都属于交通事故逃逸的范围。

一、一般如何认定交通事故逃逸

交通事故逃逸的认定标准有发生事故以后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以上八种行为可以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行为,并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方法有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人,应尽快将其抓捕归案。因为交通肇事者为交通事故的最终赔偿责任,即使其投保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保险公司也仅在交强险的责任赔偿限额范围予以赔偿,超过部分仍有肇事致害人承担。抓捕肇事逃逸者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1)启动查缉预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交通事故现场痕迹、遗留物等线索,及时启动查缉预案,布置堵截和查缉。

(2)发布协查通报或社会公告。案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发协查通报、向社会公告等方式要求协查、举报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或者侦破线索。发出协查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告时,应当提供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基本事实、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情况、特征及逃逸方向等有关情况。

(3)部门间紧密合作。接到协查通报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布置堵截或者排查。发现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或者嫌疑车辆的,应当予以扣留,依法传唤交通肇事逃逸人或者与协查通报相符的嫌疑人,并及时将有关情况通知案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案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前往办理移交。

交通事故逃逸一般指的是发生了交通事故以后行为人逃离现场的行为。被判断为交通肇事逃逸罪并且相关情节比较严重的,会被判处三年到七年的有期徒刑。如果相关交通肇事导致他人死亡的话,则会被判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公安部门进行相关的缉拿活动,并且在社会发布缉拿通告。

延伸阅读
  1. 交通肇事逃逸怀疑酒驾认定的标准
  2.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
  3. 小事故离开现场是否构成逃逸行为
  4.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要求
  5. 怎样制定交通事故认定书

交通事故认定热门知识

  1. 案例:小李购买王某私自改装的跑车后,导致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2. 交通事故调解赔偿的期限
  3. 评定人权利和义务
  4. 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诉讼程序
  5. 交通逃逸小事故处理了什么时候放车
  6. 网约车行驶里程达到60万千米时的报废规定
  7.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和效力
交通事故认定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