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1-10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次要责任人应按照责任比例进行赔偿。例如,如果次要责任人承担30%的责任,并造成了1万元的损失,那么次要责任人需要承担3000元的赔偿责任。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他们主要应该主张的是在出租车维修期间的停运损失。这种损失应以对方近三个月到六个月平均每天的营运收入为基准进行计算,并根据双方责任比例来分担。
一般来说,车祸中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的比例是三七开,即主要责任承担70%,次要责任承担30%。但前提是交强险先进行赔偿,如果交强险的赔偿额度不足,那么根据事故责任来进行赔偿。当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时,保险公司将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对于不足的部分,根据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结案有时间规定,一般为十天。
公安机构交通管理部门应在勘验、检查现场后的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于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情况,应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后的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此外,如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存在争议,并且各方当事人一致请求公安机构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应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的10日内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对于致死的交通事故,调解从办理丧葬事宜结束之日起开始;对于致伤的交通事故,调解从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日起开始;对于造成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调解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
因此,对于出租车交通事故中的次要责任,需要按照责任比例进行赔偿。交通事故的结案有明确的时间限制,一般为事故发生后的10天内,需要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事故双方需要根据认定书中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被认定为全责,需要对对方的全部损失进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