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发生交通事故何为逃逸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处理 > 交通事故处理规定法律知识

一般发生交通事故何为逃逸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9-07

 
257811
导读:一般来说,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如果符合以下三种情况就为逃逸:一个是行为人在逃逸时就明治是因为自己的行为才导致这个交通事故的发生、一个是行为人为了逃脱事故责任和逃避法律追究、还有一个就是实施了逃离事故现场和没有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行为。

一、交通事故逃逸的定义及构成条件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包括:

(一) 主观认知因素

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 逃避责任的主观意图

行为人主观上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逃避法律的追究。

(三) 逃离事故现场的客观行为

行为人实施了逃离事故现场,并未向公安机关报案。

二、交通事故逃逸扣车的条件和期限

没有固定的期限限制。提车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 事故处理完毕,赔偿到位;
  2. 交纳足够的押金;
  3. 请法人担保。

交警部门在勘查现场之日开始10天内会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如需进行检验、鉴定,应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当事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应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对于交通事故致死的,调解从办理丧葬事宜结束之日起开始;对于交通事故致伤的,调解从治疗终结或定残之日起开始;对于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调解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期限为10日。

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制作调解书送交各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共同签字后生效;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制作调解终结书送交各方当事人。

三、交通事故逃逸的法律责任

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人将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一) 民事责任

驾驶人逃逸,则将承担事故的全部赔偿责任。如果对方也有过错,可以减轻责任。如肇事机动车参加有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在没有投保商业险的情况下,由肇事逃逸人赔偿。

(二) 行政责任

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将受到200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处罚,同时可能面临15日以下的拘留;若构成犯罪,则公安机关交警部门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并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综上所述,如果不幸发生交通事故,应及时报警处理,而不是选择逃逸以逃避责任。逃逸只会使事态更加严重,逃逸者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1. 小事故逃逸对抵押登记的影响
  2. 交通肇事逃逸的保险公司怎么理赔
  3. 小事故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4. 车辆事故逃跑怎么处理
  5. 肇事逃逸时间范围认定

交通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责任书出具时间的规定
  2. 交通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时间
  3.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时间限制
  4. 电动车撞人没报案怎么办
  5. 交通事故怎样索赔
  6. 货车超载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赔吗
  7. 如何进行交通事故赔偿诉讼
交通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