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事故逃跑怎么处理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2-02
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一些人开着车逃跑了,而不是留在事故现场进行处理。在肇事车辆逃跑,找不到他的时候,事故的受害者也担心之后的处理,害怕所有责任要自己一个人承担。车辆事故逃跑怎么处理?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车辆事故逃逸的法律处理方式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该条款,肇事逃逸的行为可以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具体处罚如下:-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可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肇事逃逸与肇事逃离的区别
肇事逃逸与肇事逃离是有区别的。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以推卸、逃脱责任为目的。而肇事逃离是指在事故现场因害怕遭到被害人家属的殴打而逃离现场,主观上并没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并且事后会主动归案。
三、审查肇事逃逸案件时的注意事项
在审查肇事逃逸案件时,应当慎重起见,不能轻信肇事者的口供,以防止肇事者以肇事逃逸为借口逃避因逃逸而被加重处罚的情况发生。对于肇事者声称逃逸是因为害怕被害人家属的殴打而逃离现场的情况,需要进行审查,确保其真实性。
以上是对车辆事故逃逸的法律处理方式的介绍。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将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同时,肇事逃逸与肇事逃离是有区别的,需要在审查案件时注意区分。对于肇事者声称逃逸是因为害怕被害人家属的殴打而逃离现场的情况,需要进行审查以确定其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