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刑事责任需花费多长时间?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1-16
导读:具备犯罪的构成要件是刑事责任的基础。犯罪主体必须达到法律规定的年龄。主观方面存在故意或过失。犯罪的客观要件和客观要件必须是行为人的行为违反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刑事责任的判断与构成要件
刑事责任的判断并没有确切的时间限制,而是根据是否违反刑罚法规中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来进行判断。
基础:犯罪的构成要件
犯罪的构成要件是刑事责任的基础。首先,犯罪主体必须达到法律规定的年龄。其次,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存在故意或过失。再次,犯罪行为的客观要件必须是行为人的行为违反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并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换句话说,如果犯罪已经构成,犯罪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不构成犯罪的要件,或者明文法律规定不存在刑事责任,且不危害社会,那么就不存在刑事责任。例如,无能力承担责任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或因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和履行业务而对社会有益的行为。
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如果未达到一定年龄,即使犯罪者已经犯罪,也不能成为犯罪的主体。例如,一个10岁的孩子杀死一个人并不承担刑事责任,因为10岁的儿童不能成为犯罪的主体。
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刑事责任年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年满16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一个承担全部刑事责任的时代。
- 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对部分犯罪承担刑事责任。这是相对刑事责任的时代。此类犯罪主要适用于明文刑法中列举的犯罪行为,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等犯罪。这些犯罪性质极其严重,主观恶性极其明显。法律假定14岁以上16岁以下的人应该有识别和控制的能力,从而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 14岁以下犯罪的人不应被追究刑事责任。这是一个完全不负责任的时代。正如上面列举的例子,一个10岁的孩子杀死一个人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当然,如果一个负有刑事责任的人教唆和教唆,教唆者应该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