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3-11-13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犯罪未遂者,可以参照已遂犯的情况从轻或减轻处罚。
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构成某种具体犯罪所要求的行为。
犯罪没有得逞是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未完全实现,未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对于结果犯,行为人只实现了实施犯罪的故意,未实现犯罪目的或犯罪结果的故意。对于实行犯,其实施犯罪行为的故意也未完全实现,即行为人欲实施完毕的行为未实施完毕。无论行为和结果如何,都是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客观方面要件的必要组成部分。
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行为人无法预料或无法控制的主客观原因。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犯罪未遂者,可以参照已遂犯的情况从轻或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在定义上,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而实施完成的则属于犯罪既遂。
实际上,在司法实践中,认定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还需具体考虑涉及的罪名。有些罪名属于行为犯,而有些罪名则属于结果犯。
行为犯与结果犯的区别在于既遂犯是否要求发生了犯罪结果,若犯罪结果发生,则构成犯罪既遂;若不要求犯罪结果发生,则构成犯罪行为。
以故意杀人罪为例,行为人对被害人着手实施杀害行为后,只有导致被害人死亡才能构成犯罪既遂,若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导致被害人死亡,则只能成立犯罪未遂。
在刑法案件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这是犯罪的不同形态,对于刑法量刑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无法正确区分犯罪未遂与既遂,就无法正确量刑,也无法实现罪刑相适应。犯罪未遂是指犯罪行为属实,但未得逞的违法行为。因此,其社会危害性相对于犯罪既遂行为较轻,可从轻或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