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致人死亡罪最低判刑多少年?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法律知识

过失致人死亡罪最低判刑多少年?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6-03

 
256653
导读:过失致人死亡罪最低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的刑期长短还需要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给社会造成的实际影响等因素来综合确定,有可能行为人还会被判处缓刑,不需要被收监执行,也不需要被判处额外的附加刑。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最低刑罚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最低刑罚为三年有期徒刑,最高刑罚为七年有期徒刑。对于情节较轻的情况,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相关犯罪情形

除了一般规定外,《刑法》还规定了其他犯罪中可能涉及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形。例如,根据《刑法》第115条,对于因失火、过失决水、爆炸、投毒或者其他危害行为致人死亡的情况,也适用刑法的规定进行处罚。另外,《刑法》第133条也规定了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情形,同样适用相应的刑罚。

对于这些情况,根据刑法的规定,将根据失火罪、交通肇事罪等具体罪名进行处罚。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

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失犯罪,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两种情形。

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况下,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从而造成他人死亡。

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况下,但由于过于自信而没有采取避免措施,从而造成他人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导致他人死亡,但是主观上没有过失,而是由于其他无法预见的原因导致他人死亡,属于意外事故,行为人不负任何刑事责任。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认定标准

对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认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1. 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的界限

两者的共同点在于:行为人的行为都导致了他人死亡的结果,且行为人都没有预见到这种结果的发生。区分这两者的关键在于要查明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如果应当预见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则属于过失致人死亡。如果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而导致死亡,就属于刑法上的意外事件,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

2. 与其他涉及过失致人死亡的犯罪的界限

《刑法》中还规定了其他犯罪中可能涉及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况。虽然这些犯罪行为在主观意愿和行为结果上完全符合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条件,但由于主体要件、犯罪环境或犯罪手段的特殊性,尤其是犯罪所涉及的其他客体更为突出,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因此,在刑法中分别规定了其他罪名,并将侵犯他人生命权的情节作为其中一项并行予以惩治。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过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杀人罪都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权益,都是刑法所禁止的犯罪行为。然而,与故意杀人罪相比,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行为人的主观恶性较小。因此,在对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行为人定罪和量刑时,刑事法律会相对较轻。

延伸阅读
  1. 男孩吃面包身亡是否构成意外事件
  2. 高空抛物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及侵权责任
  3. 被校园欺凌杀人犯法吗
  4. 高空坠物被拘留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5. 交通肇事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领导受贿员工的法律责任
  2. 我国刑法第128条明确规定
  3.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定义和危害
  4. 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
  5.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
  6. 网上被骗报案了,警察能追回被骗金额吗?
  7. 入党政审不合格的8种情况是什么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