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09-08
逃避商检罪的客体是国家对进出口商品检验的管理秩序。该罪行的对象必须是根据进出口商品检验的商品种类表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出口商品。对于不属于这一范围的商品的擅自销售、使用行为,不构成该罪。
逃避商检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逃避国家对进出口商品的检验,行为必须具有严重的情节。
逃避商检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和单位。实际构成该罪的是非法销售使用和出口应当经过商检而未经商检的进出口商品的单位和个人,如应当进行商检申报工作的进出口商品的收货、发货单位和个人。
逃避商检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这是指行为人对可能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应当预见但因自己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其可能发生但却轻信能够避免,从而导致了这种严重危害结果。至于逃避商检的行为本身,则是出于故意,即明知行为违法仍然决意为之。
在司法实践中,需要查明进出口商品是否属于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商品。如果确定不是必须依法进行商检的商品,一般不构成逃避商检罪。根据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第5条的规定,商检机构对列入目录的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其中,符合国家规定的免予检验条件的商品,可以由收货人或发货人申请,经国家商检部门审查批准,免予检验。另外,对于逃避商检的行为,如果情节不严重,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应当由商检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罚。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未经检验、自行销毁或使用进口商品,还是擅自出口商品,都是指所销售、使用、出口的商品是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过检验的商品。如果不是必须经过检验的商品,不构成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