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虐待罪是否是亲告罪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2-12-26
导读:虐待罪本身属于亲告罪,但是结果加重犯、被虐待者无告诉能力,受到强制威吓的,属于公诉案件!而且,在长期虐待过程中,如果一次行为故意对被害人实施伤害和杀害的,需要和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一、虐待罪的性质
1. 亲告罪的分类
亲告罪分为纯正亲告罪和不纯正亲告罪。虐待罪属于不纯正亲告罪,一般情况下,只有被害人告诉才能处理,但被害人无法告诉或因受到强制、威吓而无法告诉的情况除外。
2.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可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可处以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虐待罪,只有被害人告诉才能处理,但被害人无力告诉或因受到强制、威吓而无法告诉的情况除外。
二、区分一般虐待行为与虐待罪的标准
主要是根据情节的恶劣程度来判断。
1. 虐待对象
若虐待对象为年老、年幼、患重病或残废而无法独立生活的人,则可认定为情节恶劣。
2. 虐待动机
若虐待行为是为了逼使配偶离婚,或者为了减少个人经济负担而虐待父母、子女,或者为了奸淫养女甚至亲生女儿而采取虐待手段以逼使其就范,或因未达到目的而进行报复,或因妻子生女孩而受到公婆或丈夫虐待,则可认定为情节恶劣。
3. 虐待手段
若采用凶狠残忍的手段,如针扎、开水烫、电击、皮带抽等,则可认定为情节恶劣。
4. 虐待行为持续时间
若虐待行为长期进行,则可认定为情节恶劣。
5. 虐待频率
即使虐待时间不长,但频繁多次虐待的情况下,也可认定为情节恶劣。
6. 造成的后果
若虐待行为导致严重后果,如造成被害人身体残疾、虐待致死、精神分裂、自杀身亡,则可认定为情节恶劣。对于虐待行为情节不恶劣、后果不严重的情况,应采用批评教育的方式解决。尤其是父母对子女教育方法不当,简单粗暴,甚至打骂,但其主观上并非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摧残、折磨,因此不能视为虐待而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如果被虐待人要求处理,可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5条的规定,给予治安处罚,即处以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若行为人故意通过长期虐待方式致使被害人重伤或死亡,不应按虐待罪进行处罚,而应根据刑法关于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的规定进行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