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收养的解除条件是什么?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3-10-10
导读:如被收养人未成年,事实收养关系可以通过收养人与送养人的协商来解除。如被收养人已成年,则必须经过被收养人的同意才能解除事实收养的关系。如双方协调不成功,则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起诉。
事实收养的解除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
一、解除收养关系的条件
根据法律规定,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能提出解除收养关系的要求:
- 收养人未履行抚养义务,对未成年养子女进行虐待、遗弃等侵害行为,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收养关系。
- 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事实收养的情形
事实收养指的是未经登记或公证的收养行为,即缺乏合法收养的法定程序要件。具体情形包括:
- 收养弃婴。
- 收养孤儿。
- 收养走失或流浪的儿童。
- 无计划生育的婴儿(多为女婴)被私下送养或私下收养。
- 对被拐卖儿童的扶养。
- 无子女者为承续宗嗣而认养他人子女。
- 无子女者为老有所养而收养他人子女。
- 亲生父母确无抚养能力而将子女送人收养。
上述情形的特征有两点:一是事实收养人多为善意收养者,恶意收养者较少;二是被事实收养人的父母大多下落不明。
三、解除事实收养关系的法律规定
事实收养是指双方以父母子女关系相待,共同生活多年,亲友和群众也认定其为父母子女,但未办理公证或其他合法手续的收养。
根据法律规定,解除事实收养关系有以下规定:
- 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订立协议解除事实收养关系。但是,协议解除收养关系后,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
- 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法院可以判决解除收养关系。
- 解除收养关系后,养父母需给付生活费给缺乏劳动能力且缺乏生活来源的成年养子女。
根据当事人的一致或相反的态度,解除收养关系可以通过协议解除或一方要求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