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2-11-08
根据法律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一项法定义务,其产生是基于特定的身份关系,具有人身性质,属于专属义务,不可转让或免除。
因此,任何免除子女赡养义务的协议都是无效的。
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父母与子女关系恶化,希望断绝"父子关系",或者约定免除子女赡养义务的情况,即不再要求子女履行赡养义务。
首先,“父子关系”是由血缘关系确定的法定关系,在法律上是不存在断绝的说法的。因此,即使双方约定断绝"父子关系",也无法切断双方的亲子关系或血缘关系。
其次,父母与子女之间约定免除子女的赡养义务,由于赡养义务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所以这种约定也是无效的。如果父母事后主张子女继续履行赡养义务,法院应予支持。
对于父母未履行抚养义务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免除子女的赡养义务,根据具体情况来看:
1、如果父母对子女实施了虐待、遗弃、故意杀害等行为,并且情节严重,那么在年迈以后要求子女履行赡养义务的,可以酌情减轻子女的赡养义务。如果这些行为构成犯罪,那么子女可以免除赡养义务。
2、如果父母确实因自身经济能力限制或其他客观原因导致未能履行抚养义务,那么子女不能免除赡养义务。
因此,法律上并不是父母不养子女时,子女就可以不养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