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法律中什么是遗嘱?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法 > 遗嘱法律知识

在我国的法律中什么是遗嘱?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8-15

 
253983
导读:在符合各项条件的情况下对自己的遗产或者是财产的分配进行一定分配所订立的一份文件。我国公民所订立的遗嘱想要具备相关法律效力必须要按照法律的条款去执行,否则将视为是无效的遗嘱。

一、遗嘱的法律定义

在我国的法律中,遗嘱是指遗嘱人在生前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对其死后财产的归属进行处分的法律行为。

二、遗嘱的法律特征

遗嘱作为一种法律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单方法律行为

遗嘱是遗嘱人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即可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

2.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要求

只有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遗嘱人才有权设立遗嘱,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法设立遗嘱。

3. 不能进行代理

遗嘱的内容必须是遗嘱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应由遗嘱人本人亲自作出,不得由他人代理。即使是代书遗嘱,也必须由遗嘱人本人在遗嘱上签名。

4. 口头形式限制

除非紧急情况下,遗嘱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但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一旦紧急情况解除,口头遗嘱即失效,遗嘱人需以书面形式或录音形式立遗嘱。

5. 死亡时生效

遗嘱只有在遗嘱人死亡时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因为遗嘱是遗嘱人生前对其死亡后财产归属问题的处分。在遗嘱人没有事实死亡,而是经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遗嘱也会生效,利害关系人可以处分遗嘱当事人的财产。

如果遗嘱人在短期内重新出现,相应的财产可以退还给遗嘱人;如果时间较长,超过两年以上且财产无法退还,受益人应在其受益范围内提供遗嘱人基本生活的帮助,但法定义务人不受此限。

我国的法律对于具有法律效力的遗嘱有明确规定,订立遗嘱后,遗嘱中的当事人应严格按照遗嘱的内容无条件执行。

延伸阅读
  1. 继承权之丧失的定义
  2. 遗嘱的定义和法律特征
  3. 公民口头遗嘱的法律效力
  4. 律师遗嘱见证的效力问题及原因分析
  5. 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继承法热门知识

  1. 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继承人离婚后继承人死亡遗产该怎样分割?
  2. 立遗嘱时继承人是否可以在场
  3. 家庭遗产分配纠纷的法律处理
  4. 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区别
  5. 转继承纠纷案件所需证据
  6. 未同居的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有继承权吗
  7. 哪份遗嘱有效?遗嘱合法性审查和处理纠纷的步骤
继承法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