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2-12-08
1. 在遗产处理完之前,可以恢复继承权。
2. 在遗产处理完之后,不能恢复继承权。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3. 放弃继承权的表示作出后,得到其他继承人的认可即成立。一般情况下,继承人对放弃继承又反悔的,一般是不予承认的。
4. 继承人如果想重新取得继承权,在其他继承人有异议的情况下,必须由人民法院来决定是否可以恢复继承权。人民法院会根据放弃继承权的继承人提出的恢复理由重新进行认定,非经法院认定程序,继承人不能自行恢复。而且,恢复继承权的意思表示必须在遗产处理之前提出,如果遗产已经分割处理完毕,成为各继承人的个人财产,法律明确规定是不予承认的。
5.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1. 放弃继承的主体必须是已取得继承权的人,并且是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2. 放弃继承的时限规定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做出接受或放弃继承的表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在继承前做出的,不能发生放弃继承的法律效力,可以随时撤销或变更。
3. 放弃继承的方式应当具备足够的公信力。放弃继承是无相对人的单方法律行为,其意思表示一经做出即生效力,无须相对人同意。向其他继承人做出该意思表示,只是尽通知义务,目的在于让其他继承人知晓,并不是需要其他继承人的确认。
4. 附保留条件的放弃继承不发生法律效力。放弃继承不得附条件和期限,也不得部分放弃继承。
因此,放弃继承后悔了,一般不可以恢复继承权。放弃继承权的主体只能是依法取得继承权的人,要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放弃继承权需要在继承开始之后、遗产处理之前,以书面形式作出表示。这是一种单方面的法律行为,能够表达继承人的真实意愿即可,无需相对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