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6-05
1. 未落款年、月、日的自书遗嘱一般是无效的,但并非完全不可以。对于未落款时间的自书遗嘱,需要综合考量被继承人的意思表示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其有效性。
2. 自书遗嘱没有日期的属于有瑕疵的遗嘱,需要通过其他证据来证明遗嘱的书写时间。
3. 如果只有一份遗嘱且没有时间,可以认定遗嘱有效。但如果存在两份以上的遗嘱,无法确定先后顺序且没有日期,将被视为在先的遗嘱被在后的遗嘱代替,不再适用。
公证并非遗嘱有效的必要条件,公证遗嘱只是遗嘱的一种形式。自书遗嘱只要满足遗嘱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就具有法律效力。
一般情况下,自书遗嘱只要满足上述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就视为具有法律效力。因此,自书遗嘱无须公证也可发生效力,并可以在法庭上直接作为证据采纳,前提是立遗嘱人思维清晰,能独立表达自己的意思。然而,如果有人不认可这个遗嘱,可能会以此为理由。因此,建议即使是自书遗嘱,也最好进行公证,以保证其证据效力。
尽管自书遗嘱没有公证也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存在多份遗嘱,经过公证的遗嘱效力最高;如果存在多份经过公证的遗嘱,以最后日期的遗嘱效力最高。因此,如果有能力进行公证,最好还是选择遗嘱公证。
1. 首先,需要审查各个遗嘱的合法性,判断其是否全部或部分无效。
2. 如果存在两个以上有效且内容不相抵触的遗嘱,则各个遗嘱分别发生效力,遗嘱执行人应按照各个遗嘱的内容进行执行。
3. 如果存在两个以上有效遗嘱的内容互相抵触,则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区别对待。
4. 如果存在多份内容相互矛盾的遗嘱,其中没有公证遗嘱且其他形式的遗嘱没有注明订立遗嘱的时间,无法确定时间先后的,这些遗嘱全部无效,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方式处理。
5. 自书遗嘱在书写完毕后即生效。然而,如果立遗嘱人改变遗嘱,以最后一次遗嘱为准;如果自书遗嘱无法鉴定真伪,同时存在公证遗嘱,则以公证遗嘱为准;如果自书遗嘱无法辨别真伪且没有公证遗嘱,则视为从未存在过遗嘱,按照法定继承处理。
因此,如果行为人想要订立遗嘱,首先必须满足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条件。其次,在遗嘱的末尾写上日期和落款来表示当事人的相关身份信息。如果没有这些落款,虽然遗嘱不完全没有效力,但要证明其有效性需要经过一些合法的途径和程序,较为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