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2-12-16
离婚后,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对尚未处理的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如果经审查发现该财产确实属于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对其进行分割。
在离婚后的一年内,如果一方当事人主张撤销离婚协议并重新分割财产,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存在虚假陈述或被迫的情况。
如果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财产分割协议订立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如果夫妻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财产的行为,另一方可以在发现财产线索后的两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存在上述行为的当事人可能会被判处少分或不分财产。
许多伴侣在制定财产约定时会考虑到子女的抚育问题,约定将一部分财产归子女所有。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尽管做出了这样的约定,但这些财产仍由父母掌控。从法律角度来看,这种赠与并未履行。因此,这种未完成的赠与约定在法律上是无效的。
如果将一方名下的婚前房产等不动产约定为婚后共有,但实际上未办理产权变更手续,这也是一种未完成的赠与行为。在最终发生争议时,同样无法得到法律确认。
约定“谁提离婚,谁便净身出户”往往被视为婚内财产协议中的恩爱承诺,旨在使任何一方都放弃离婚的念头,专注于经营婚姻。然而,这种约定往往被认为是限制离婚自由权,因此被视为无效。
如果在离婚时,其中一方在离婚之前转移或隐藏了一部分共同财产,法院在审理双方离婚案件并完成财产分割后,其中一方才发现对方的这种行为,那么可以向法院请求对这部分财产进行再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