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1-14
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男方通常以强者的身份出现,因此在孩子的抚养权归属问题上,男方相对处于被动的一方。然而,在特定情况下,男方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是完全可能的。
一、女方有恶性传染疾病或其他重大疾病,可能影响孩子的成长。
二、女方长期不回家,不尽抚养义务。
三、男方已做绝育手术或丧失生育能力。
四、男方年纪偏大,再次生育的机率较小,而女方处于较好的生育期。
五、女方有不良嗜好或其他品质问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六、女方收入较低,工作不稳定,没有固定住所。
一般情况下,父母是孩子的直接抚养人,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的意见对孩子抚养权的归属没有直接影响。然而,如果父母双方工作繁忙且其他条件相当,照看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意见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从女方的角度来看,以下情况下,法院通常将孩子判归女方抚养:
一、两周岁以内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这是因为孩子处于幼儿期,需要母亲的哺乳,母亲更能给孩子体贴和照顾。
二、孩子两周岁以上,女方已做绝育手术,男方未做,并且男方年龄与女方年龄差距不大。
三、孩子一直随母亲生活,如果离婚后改为随父亲生活,对其生活习惯改变较大且影响其成长。
四、男女双方的抚养条件相当,如工作稳定程度、收入情况差距不大的前提下,如果男方对于夫妻感情破裂有过错,比如有证据证明有婚外情等。
五、男方有不良嗜好,如赌博、酗酒等恶习。考虑到其恶习对孩子成长的不利影响,法院通常将孩子判归女方。
六、如果男女双方均无明显过错,各方面条件相当,但女方的思想品质更好一些,更有时间照顾孩子。
七、八周岁以上的孩子通常随母亲生活。
父母对子女有法定的监护权,即使父母已经离婚,也不会导致没有抚养权的一方丧失对孩子的监护权。作为没有抚养权的一方,也享有对子女的探视权。具体如何行使探视权可以与另一方协商约定,但应充分考虑到子女的实际情况,以子女的核心利益为出发点。
在日常生活中,夫妻之间感情不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协议离婚或诉讼离婚。双方当事人之间如果能够协商离婚,最好选择协议离婚,因为协商离婚更能体现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