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4 更新时间:2023-08-28
在离婚案件中,如果夫妻双方对财产分割没有异议或已经达成一致意见,起诉离婚时可以不必提及财产分割问题,这是法律所允许的。
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原则主要包括男女平等原则、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权利不得滥用原则以及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原则。
首先,男女平等原则要求夫妻双方在离婚时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并平等地承担共同债务的义务。
其次,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要求在财产分割中考虑到女方的特殊需求,比如适当地给予女方更多的财产份额,或者将特别需要的财产分配给女方。这是因为离婚后,妇女在找工作和谋生能力方面可能相对较弱,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帮助。同时,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受到特别保护,不纳入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第三,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要求在财产分割时不损害财产的效用、性能和经济价值。对于生产资料的分割,应尽可能分给需要该生产资料、能更好发挥其效用的一方;对于生活资料的分割,要满足个人从事专业或职业需要,以发挥物品的使用价值。不可分割的物品归一方所有,另一方应按公平原则给予相应的补偿。
第四,权利不得滥用原则要求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不得将属于国家、集体和他人所有的财产当作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也不能以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名义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
最后,离婚时,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在共同生活中消耗、毁损或灭失的,另一方不需要进行补偿。这一原则符合夫妻关系和婚姻生活本质的要求,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如果夫妻双方无法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只能通过起诉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在起诉离婚的过程中,如果双方对财产分割问题没有异议或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可以不必提及财产分割问题。
然而,如果双方在财产分割问题上存在分歧,建议在起诉离婚时提及财产分割问题,并提交相关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人民法院将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如果一方因过错导致离婚,还需要对无过错方进行离婚损害赔偿。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过错方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按均等原则进行分割,不得少分或不分共同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