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2-11-01
根据法律规定,一旦精神病患者在正常情况下办理了离婚手续并获得离婚证,就无法反悔。然而,如果离婚后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可以前往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复婚登记。需要注意的是,精神病患者无法选择协议离婚,只能通过起诉离婚的方式,且一旦判决书下达,就无法反悔。
当一方不同意离婚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处理:
1、调解:可以由相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2、离婚诉讼的程序:
(1)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一般是到立案大厅,经立案大厅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后,给予立案。如果双方不在同地居住,则按照“原告就被告”的原则,要到男方所在地提出诉讼。提出离婚诉讼申请时,需要提供请求判定离婚的起诉书(一式三份)、户口本、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籍证明、军官证、士官证、军队文职干部证等)和结婚证。
(2)立案通知书和诉讼费:经立案庭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后,发出立案通知书,缴纳诉讼费(50元)。法院正式受理案件。
(3)案件移送和审理:立案庭将案件移送民事庭,由民事庭进行审理。
(4)传票和调解:民事庭受案后,向另一方发出传票,要求其在某个时间到庭应诉。双方到庭后,由法院进行调解。调解的结果有三种情况:双方愿意维持婚姻、同意离婚且对子女及财产问题达成一致、仍坚持要求离婚或对子女及财产问题存有争议。
(5)开庭审理和判决:法院通过开庭审理,作出准予或不准予离婚的判决。离婚案件属于民事案件,如果夫妻一方无法参加诉讼程序,可以委托代理人代理,代理人可以是律师、法律工作者或本人近亲属等。由于离婚涉及财产分割,当事人最好请律师协助,以争取最大的利益。
精神病患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只能通过诉讼办理离婚。因为诉讼离婚的判决结果具有法律效力,所以无法反悔。而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普通人可以选择协议离婚的方式。在办理离婚手续时,如果发现对方有欺瞒或转移财产的行为,可以申请诉讼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