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买房后结婚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5-22
导读:未婚买房后结婚不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一般是属于个人的财产;对于个人的财产不会因结婚而转变为夫妻的共同财产,但如果在婚内时有约定此财产是属于共同的,那么另一方就有份分割。
未婚买房后结婚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未婚前买房婚后不属于共同财产。如果结婚前一方出资购买房屋,则该房屋应被认定为该方在婚前的个人财产,不会因为结婚而变为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然而,如果一方婚前购房,在结婚后将配偶的姓名加入产权登记簿上,这可以被视为双方的共同财产。但是,如果一方婚前购房,在结婚后双方共同还房贷,且房屋登记仍在一方名下,该房屋仍然属于该方的个人财产。然而,在离婚时,一方可以要求对方进行补偿。
夫妻共同财产的特征
夫妻共同财产具有以下特征:
- 夫妻共同财产所有权的主体只能是具有婚姻关系的夫妻。无效婚姻、非法同居或通奸的男女不能作为其主体。
- 夫妻共同财产所有权的取得时间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即合法婚姻从领取结婚证之日起,男女未办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被认定为事实婚姻的,到配偶一方死亡或离婚生效时止。恋爱或订婚期间不属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分居或离婚判决未生效的期间仍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 夫妻共同财产的来源包括夫妻双方或一方所得的财产,但特有财产和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所谓“所得”是指对财产所有权的取得,而非对财产必须实际占有。如果婚前已取得某财产所有权(如继承已开始),即使该财产在婚后才实际占有(如婚后遗产才分割),该财产仍不属夫妻共同财产。相反,如婚后取得某财产权利,即使婚姻关系终止前未实际占有,该财产也属夫妻共同财产。
综上所述,婚前购房属于个人财产。然而,如果婚后共同还贷款,则还贷款部分可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在分割财产时,一方可以要求对方进行补偿。因此,在处理此类事务时,双方应进行协商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