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对见证人怎样审查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参加人法律知识

人民法院对见证人怎样审查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2-12-15

 
239453
人民法院在审查见证人时,应当对见证人资格进行审查,见证人应该是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并没有法律规定的见证人禁止情形。见证人和证人之间存在哪些区别,在刑事诉讼侦查过程中是否必须要有见证人,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人民法院对见证人的审查

一、审查见证人资格

人民法院在审查见证人时,主要审查以下几个方面:

  1. 见证人资格:见证人应当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并且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 担任见证人禁止情形:
    •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具有相应辨别能力或者不能正确表达的人。
    • 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人。
    • 行使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等刑事诉讼职权的公安、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或者其聘用的人员。
  3. 审查见证人身份信息:人民法院可以通过相关笔录载明的见证人的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及号码、联系方式以及常住人口信息登记表等材料进行审查。
  4. 无法由符合条件的人员担任见证人的情况:如果由于客观原因无法由符合条件的人员担任见证人,应当在笔录材料中注明情况,并对相关活动进行全程录音录像。
  5. 法律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八十条进行审查。

二、证人和见证人的区别

证人和见证人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区别:

  1. 产生方式:证人是在诉讼之前由案件本身决定的,不能任意选择;见证人则是在诉讼各种过程中根据需要邀请的,有广泛的选择性。
  2. 证明对象:证人对案件事实本身作证;见证人只对被邀请参加见证的事实作证。
  3. 作用:证人是协助司法机关查明案件事实;见证人是使司法机关的侦查行为、程序产生无可怀疑的法律效果。

三、刑事诉讼侦查中见证人的必要性

在刑事诉讼侦查中,并不是必须要有见证人的存在。

  1. 法律依据: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一百九十七条,在勘验时,人民检察院应当邀请两名与案件无关的见证人在场。同时,在勘查现场,应当拍摄现场照片,并制作现场图,由参加勘查的人和见证人签名。对于勘查重大案件的现场,应当进行录像。
  2. 人民法院在审查见证人时,应当对见证人资格进行审查,见证人应该是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并且没有法律规定的见证人禁止情形。
延伸阅读
  1. 彩礼请求权的诉讼时效
  2. 债务纠纷官司的法律程序和注意事项
  3. 哪些案件不适用特别程序
  4. 放弃遗嘱继承还有权继承吗
  5. 债权人起诉欠条的适用法律程序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电话录音作为有效证据的法律规定
  2. 财产保全费用的相关法律依据
  3. 诉前财产保全复议期限是多久
  4. 申请解除财产保全措施的手续
  5. 律师费和诉讼费的计算方法
  6. 法院保全费用的收费标准
  7. 如何申请诉前财产保全?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