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约定财产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程序法律知识

夫妻约定财产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4-19

 
238449
夫妻约定财产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只要约定是依法订立的,具有法律效力。关于夫妻约定财产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法律效力

1、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法律效力

夫妻双方可以通过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方式来确立财产制度。只要此类约定是依法订立的,即采用书面形式,那么这些约定就具有法律效力。

2、法律依据

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和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根据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的规定,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方式。这些约定对夫妻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夫妻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那么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如果相对人知道该约定,就应该以夫或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来清偿。

根据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的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可以由双方协议处理。如果协议无法达成,那么人民法院将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来判决。此外,对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签订婚内财产协议需要注意的事项

1、避免以下三种无用的约定

在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时,需要注意避免以下三种无用的约定:

(1)财产归子女:很多伴侣在作财产约定时,会约定某一部分的财产归子女所有,以考虑日后子女的抚育问题。然而,从法律上来看,这些约定往往无效,因为这些财产仍然由父母掌控着,赠与没有履行。因此,在实践中,此类无效约定较为常见,争议较多,最终往往被认定为无效。

(2)不动产归一方但未作产权变更:将一方名下的婚前房产等不动产约定为婚后共有,但实际上未办理产权更名手续,同样是一种未完成的赠与行为。在最终发生争议时,同样无法得到确认。

(3)谁提离婚谁无财产:将“谁提离婚,谁便净身出户”作为婚内财产协议中的恩爱信诺,以使任何一方都不会轻易提出离婚。然而,这种约定往往被认为是限制离婚自由权,因此被认定为无效。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1. 婚前协议的定义和目的
  2. 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法律意义
  3. 离婚协议书中债务的详细写法
  4. 夫妻双方签订免责合同的法律效力
  5. 婚前财产协议是必须的还是自愿的呢

离婚热门知识

  1. 离婚女方要孩子需满足哪些条件
  2. 一、协议离婚的办理程序
  3. 离婚调解期限是否计入诉讼期限
  4. 家暴案件中的离婚起诉程序
  5. 离婚女方不要孩子没有工作抚养费大概给多少
  6. 离婚一方恶意转移财产的法律后果
  7. 起诉离婚案件的审理期限
离婚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