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属于丧失履行债务能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务人法律知识

哪些属于丧失履行债务能力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1-29

 
238093
下列情形属于丧失了履行债务的能力:债务人的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债务人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债务人丧失了商业信誉;以及其他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关于哪些属于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债务人的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即经营活动出现严重问题,导致无法履行债务。

二、财产转移、资金抽逃

债务人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即通过将财产转移到他人名下或将资金转移至其他账户,以规避债务的履行。

三、商业信誉丧失

债务人丧失了商业信誉,即在商业活动中出现不端行为或违约行为,导致他人对其失去信任,不愿与其进行合作。

四、其他情形

除上述情形外,还包括其他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

法律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六条

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 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 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 丧失商业信誉;
(四) 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债务履约能力的定义

债务履约能力是指欠债人能够完全履行合同规定的合同义务。债务履行能力主要包括支付能力和生产能力。在审核支付能力时,主要考察对方的资金来源、银行存款和支付能力。

对于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应以从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农户财产承担。如果实际上是由农户部分成员经营的,那么债务应由该部分成员的财产承担。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1. 子女年收入能否成为赡养老人的限制条件
  2. 交通事故中的先予执行制度
  3. 公司股权怎么分配好
  4. 股权恶意转让后可以打撤销权纠纷官司吗
  5. 案例介绍

债的主体热门知识

  1. 保证人是否需要偿还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
  2. 债权转让的无效情形
  3. 通告和公告
  4. 防范赊账交易中货款流失的方法与技巧
  5. 继承人行使追债权的法律依据
  6. 个人债务危机的法律处理方式
  7. 债权债务转让协议中涉及房产的处理方式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导演聘用合同范本
  2. 工艺品销售合同范本
  3. 电脑销售合同模板
  4. 样品采购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