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2-12-2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时,应当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因此,取保候审的程序是先进行审查,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嫌疑人、被告人需要在被责令后提供担保。在缴纳保证金后,才能获得释放。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如果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其聘请的律师也可以代为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应当以书面形式进行。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如果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需要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者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并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并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如果不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则不同意取保候审,并告知申请人不同意的理由。此外,司法机关根据案情的需要,也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进行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在执行时,公安机关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要求其签名或盖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取保候审期满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将保证金退还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告知保证人解除担保。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人民法院二审期间,如果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期已经超过一审法院判处的有期徒刑,同样适用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的程序是经办案机关审查,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责令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担保。保证金担保的,缴纳保证金后,才能释放嫌疑人、被告人。所以,不会先释放嫌疑人再缴纳保证金。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