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违法票据保证罪的刑法裁量规定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2-07-18
构成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是指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保证,造成金融机构重大损失的行为。关于对违法票据保证罪的刑法裁量规定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对违法票据保证罪的刑法裁量规定
1、刑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造成重大损失的,将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则将被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构成要件
对违法票据保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和主体两个方面。
2.1 客体
对违法票据保证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票据的管理制度和金融机构资金的安全。
2.2 主体
对违法票据保证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无论是金融机构作为单位,还是作为自然人的职工,都可以成为对违法票据保证罪的主体。
3、客观方面
对违法票据保证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票据的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保证,从而造成重大损失。这里的票据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
对违法票据保证罪在客观方面必须具备以下两个要件:
第一,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保证。承兑、付款和保证是票据业务的三种方式。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一种附属票据行为。付款是指票据的付款人、承兑人或担当付款人在票据到期时对持票人支付票据金额,从而消灭票据关系的行为。保证是指票据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为担保特定票据债务的履行,以负担同一内容的票据债务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附属票据行为。只要实施了这三种行为之一,就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第二,在结果上,必须造成重大损失,才能构成对违法票据保证罪。因此,对违法票据保证罪属于结果犯。至于重大损失的标准,则需要最高司法机关作出司法解释。
4、主观方面
对违法票据保证罪在主观方面一般是过失构成,但也不排除间接故意。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